美洲队世界杯8场胜6场 天时地利加上主场哨协助
在世界杯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南美洲魔咒”:在南美洲举办的世界杯,从未有一支欧洲球队能够捧杯。巴西世界杯开战至今,欧洲球队似乎依然无法摆脱这个魔咒。小组赛两轮战罢,美洲球队(包括南美洲和中北美洲)集体表现强势,而欧洲豪强则哀鸿遍野,卫冕冠军西班牙、英格兰甚至已经提前回家。世界杯缘何会变成“美洲杯”?
战绩:
8场直接对话,美洲赢了6场
欧洲一直是世界足坛整体实力最强的一块版图,世界杯32强有13支是欧洲球队便是例证。不过,这届杯赛远道而来的欧洲球队集体低迷,成了“拔了牙的老虎”。
截至北京时间昨天,10支美洲球队在本届杯赛上一共拿到了41分,而13支欧洲球队仅得到30分。
在8场“欧美”直接对话中,美洲球队豪取6胜,欧洲人仅有的两场胜利,是法国和瑞士分别击败了美洲组的“鱼腩队”洪都拉斯和厄瓜多尔。而美洲球队的战绩簿上,则有着智利2比0击败西班牙、乌拉圭2比1力克英格兰、哥斯达黎加1比0掀翻意大利这样的辉煌胜利。
天时:
联赛世界杯无缝对接累垮“欧洲帮”
欧洲联赛的结束时间与世界杯间隔太短,密集的赛事使得球员体能普遍透支,是造成欧洲球员整体低迷的一大元凶。
欧洲各国联赛大都在8月开战,一直持续到次年5月结束,一些征战欧洲赛场的豪门球队甚至要鏖战到5月中下旬。卫冕冠军西班牙的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球员身体疲劳,状态过了兴奋期。皇马和马竞直到5月25日才踢完欧冠决赛,这时距离世界杯开幕已经不到20天。
相比之下,美洲球队尤其是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智利等二三流球队,除了部分主力在欧洲效力外,很多球员都是在本大洲踢球,他们受到的影响要小得多。哥斯达黎加与意大利一战便是最好的例证,哥队球员几乎从开场一直跑到了终场哨响,而意大利球员一个个像腿上灌了铅,完全跟不上对方的节奏。
地利:
高温高湿环境让球场变“蒸笼”
“水土不服”是欧洲球队另一大病因。
巴西位于南半球,六七月正值巴西的秋冬季节。尽管这两个月是巴西最凉爽的时候,但平均最高气温依然可达29—35℃,最低气温也有18—24℃之间,因此体感温度普遍较热。
和高温相比,更让欧洲球员难以适应的是比赛地的高湿环境。比如,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玛瑙斯和萨尔瓦多,湿度普遍在80%以上。在这种闷热的、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比赛,球员身体消耗较大。英格兰对阵意大利的比赛,玛瑙斯当地的气温达到32℃,湿度超过80%,这几乎意味着球员们是在一团水蒸气里跑动拼抢。那场比赛刚踢到70分钟,双方已经有大批球员抽筋倒地。
在巴西,体育赛事和大型集会一般会避免在下午4点前进行,目的就是避开高温。但为了照顾欧洲观众的收视习惯,国际足联拒绝将下午比赛的开球时间延后,这对欧洲球员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人和:
不光球迷多,还有“主场哨”
“主场优势”也是美洲球队高奏凯歌的原因之一。
对于美洲球员尤其是南美球队而言,在巴西比赛就像在家门口作战一样。来到巴西为球队助威的美洲球迷远远多过欧洲球迷,很多球员还在巴西联赛踢球,美洲球员因此更容易获得巴西本土球迷的支持。高昂的机票和住宿费用,也让很多欧洲球迷望而却步,缺少球迷的加油鼓劲,客场作战的欧洲球队在精气神上自然要比美洲球员差上一截。
所谓“人和”,还包括裁判的“主场哨”。揭幕战巴西对阵克罗地亚,在双方1比1战平的胶着时刻,日本主裁判西村雄一将巴西前锋弗雷德一个明显的假摔判成了点球,为东道主拿下开门红送上了关键“助攻”。 本报记者 朱凯
哥斯达黎加球员的体能优势压垮了意大利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