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足球年度总结:青少年赛事全面回归
记者陈永报道2023年的中国足球,一个亮点便是青少年足球相关赛事的全面回归,但就未来而言,全面梳理青少年竞赛日历、在资金等方面给予青少年赛事更多的保障,包括全面建设省市和地市青少年赛事是工作的重点。
2022年,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举办,这项体教融合赛事的举办被认为是中国足球全面转向青少年的一个重要标志。2023年,中青赛继续举办。同时,更多中国青少年足球赛事都在回归。
首先,第二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规模更大,全国性赛事涵盖U13、U15、U17和U19四项男子组赛事和U14、U16及U18等三项女子组赛事。
其次,作为中青赛的有益补充,中国足协的相关辅助性赛事也全面举办。这些为包括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下含的职业俱乐部组(U15组、U17组和U21联赛)、会员协会组(U14组、U16组和U18组)及重点城市组(U10到U15男女共12个组别)三项专项赛事。这三大赛事针对性更强,尤其职业俱乐部组赛事立足于青训,比赛质量更高。
再次,“学青会-全运会-奥运会”体系中的学青会在2023年举办,分别是男子、女子U16组和U18组。
更重要的是,更多市级、省级青少年比赛、国际和国内青少年邀请赛,以及校园足球赛事等众多赛事也都在这一年全面恢复或者创办。
随着青少年赛事的全面回归,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当其冲的便是青少年竞赛日历出现冲突,比如学青会U16组预选赛和U17联赛赛程直接重合,学青会U18组和中青赛U19组更是无缝衔接,导致不少球队遇到了要在22天内打10场比赛以及23天打11场比赛的情况。这种赛程中途导致球员极度疲劳,伤病隐患全面增加。竞赛日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众多球队在上半年缺乏高质量赛事,下半年则重大赛事扎堆。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青少年赛事资金严重匮乏:赛事主办方和俱乐部都缺乏资金,大部分赛事都是2天1赛,部分赛事5天2赛,原因便是压缩赛程可以节省参赛费用。以U21联赛为例,赛程从3天1赛压缩到5天2赛,一年下来可节省10万元的参赛费用。期间,更是有球队驱车一两千公里参赛的情况,为的就是节省几万元的机票费用。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青少年足球赛事,从中青赛到足协的各项赛事,都缺乏商业支持,参赛费用由俱乐部承担,但俱乐部恰恰也陷入了“钱囧”之中,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赛事如“潍坊杯”因资金匮乏而暂停举办。
对2024年的青少年工作,目前来看有多项重点:
其一,自然是全面梳理竞赛日历。比如,2月可举行会员协会组或者学青会、全运会预选赛。职业俱乐部梯队/社会青训俱乐部/学校球队从3月份或者从3月底开始登场参加各项赛事。同时,更合理地统筹各级青少年国家队的集训和比赛时间,更合理地统筹国际、国内青少年邀请赛的时间。
其二,中青赛的地方预选赛必须全面加强。第一届中青赛主要采取邀请制,第二届中青赛地方预选赛虽然全面铺开,但绝大部分地方预选赛整体流程并不严谨。2024年的第三届中青赛,地方预选赛必须全面加强,确保优秀的社会青训球队和学校球队参赛。赛制方面,联赛赛制为最佳,至少也要举办系统的、阶段性的锦标赛。
其三,找钱是关键。没有钱,赛事只能是为了举办而举办,而不是真正为了促进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找钱需要多种途径:国家需要加大扶持力度、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应该全力支持,国家和地方各自出资,当然更重要的是市场开发。为了市场开发,相关青少年赛事在直播、宣传等层面也需要进一步强化。
其四,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打造高质量的赛事,比如全面加强职业俱乐部U15组、职业俱乐部U17组、中青赛U19组和U21联赛这四项赛事,这是和青训息息相关的四大赛事。此外,各项在国内举行的国际青少年邀请赛应全面恢复,同时努力促成更多正式的国际赛事落地,尤其是中青赛冠军和职业俱乐部组冠军和国外相应球队的交流赛事应尽快敲定。
其五,目前国内青少年足球发展有众多成功的经验,全面梳理并推广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