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足球赛事资讯网站源码!

足球赛事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杯赛 > 亚洲杯

亚洲杯

国足亚洲杯总结:一球未进、一胜难求 中国足球已到最低谷?

发布时间:2024-12-29 01:01 亚洲杯 作者:佚名
随着赫尔宾在对阵印度的比赛中帮助叙利亚打入一球,中国队本次亚洲杯之旅正式宣告结束。在一个整体实力并不算强劲的小组里位列第三,并且是六个小组中成绩最差的小组第三...

随着赫尔宾在对阵印度的比赛中帮助叙利亚打入一球,中国队本次亚洲杯之旅正式宣告结束。在一个整体实力并不算强劲的小组里位列第三,并且是六个小组中成绩最差的小组第三,中国队从成绩上已经淡出了亚洲前16的行列。

图片

亚洲杯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各年龄段国家队不断缺席各项世界大赛,在亚洲赛事中也举步维艰。而在即将开始的U23亚洲杯暨奥运会预选赛中,中国队甚至被分在第四档球队。种种迹象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男足如今已经沦为了亚洲三流球队。

看现在:每况愈下大厦已倾

三场小组赛,两平一负,一球未进,小组第三出局,刷新了国足参加亚洲杯的最差纪录。这届亚洲杯,问题从第一场面对塔吉克斯坦的比赛中就开始显现。在扬科维奇的战术里,进攻和防守是两套不同的站位。这样的战术,在当今足球世界中并不罕见,但这种实时的站位切换,需要球员一定的战术素养和运动能力作为保证。可事实证明,在如今的中国队中,很多人并不具备这种能力。传球准确率不足,球权转换不断出现,让这种阵型变换变得更为频繁,这让本就能力不足的球员显得愈加疲于奔命。中场失势,防守漏洞百出,便是战术与球员能力不适配导致的直接结果。

扬科维奇试图用变阵解决问题,在对阵黎巴嫩的比赛中,扬科维奇首次推出532阵型。可当初的大名单,似乎就不是按照五后卫的阵型选拔的。这样的临时变阵,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漏洞,但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并不利于球员在场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最后一轮面对卡塔尔的前45分钟,国足踢出了本届亚洲杯最好的半场比赛,但依旧没能取得进球。这难免让人回想起2017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最后一轮比赛,同样是面对毫无压力、派上大量非主力的卡塔尔,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上半场占尽优势但破门乏术。

但不同的是,那时的卡塔尔,是一支小组垫底无缘出线,连主场观众都寥寥无几的队伍,而如今他们已经摇身一变,成为提前出线的卫冕冠军。中卡两队的身份转变,也是近年来亚洲足球整体发展情况的缩影。正如第三场比赛赛后韦世豪所说,中国男足已经全方位地落后了,亚洲球队都在进步,而我们在原地踏步。

忆往昔: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纵观2023赛季中超射手榜,前十名仅有武磊和谭龙两名国内球员,前二十名也仅多了王子铭和艾克森,其余名次均被外援占据。多年以来,许多国内球员已经形成了习惯,到中前场将球交给外援去解决问题。这种依赖一旦形成,久而久之他们便也失去了寻找破绽的嗅觉,和攻城拔寨的锐气。

前些年,中超甚至中甲疯狂引进强力外援,球市一片火热,广州队还拿下两座亚冠冠军奖杯。可金元足球制造的虚假繁荣,终究不是可持续的,近几个赛季我们眼见着一个又一个老牌俱乐部走向消亡。而这些泡沫反映到国家队层面,便是世预赛、亚洲杯等大赛,无一例外不以令人失望的结局告终。

图片

而这,只是中国足球多年来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冰山一角。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足球发展规划早已和国际先进理念脱节,这个脱节时间甚至已经长达二十年。例如高水平球员的选材、训练、比赛等,只有这些内容都在高对抗的情况下进行,才能保证球员在重大赛事中适应高水平的比赛节奏。

足协过去也不是没有学习先进案例,但只是学了表面、学了皮毛。例如推行U23政策,不过是赶鸭子上架,将那些本没有能力在这样水平的舞台上竞技的球员推上球场,也就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超短出场时间的笑话。与之对应的便是,国足的平均年龄在本届亚洲杯的24支参赛队中位列第二高,在场上的都是些老面孔,而鲜有未来之星和新鲜血液。

足协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补救,但却是治标不治本。2018年底,国足掀起归化风潮,但五年过后,这一批归化球员当中,只有蒋光太参加了本届亚洲杯。除此之外,依然活跃在中国足坛的也屈指可数。他们注定将成为中国足球历史中的过客,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并没能像当初万众期待的那样,带领国足打进世界杯,或是在亚洲杯上大杀四方。

毕竟,归化本身的意义,是补全拼图,或是锦上添花,而不是以他们作为框架和基石,否则便是本末倒置。我们自然也不应该寄希望于这些归化球员的出现,就能让国足彻底翻身。

图片

早在2015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就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它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提出“三步走战略”,即“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制定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创新中国特色足球管理模式”的近期目标,“实现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达到亚洲一流,国家男足跻身亚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强队行列”的中期目标,以及“使中国成功申办世界杯足球赛,男足打进世界杯、进入奥运会”的远期目标。

但快九年过去了,我们距离这一目标反而越来越远。对此,中国足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年来,中国足协的整体设计,从金字塔的顶端就一直存在问题,《方案》要求的管办分离也一直没能落到实处。一些“蛀虫”更是只图私利,无情地践踏着无数足球人夜以继日的努力。如今,联赛竞争力下降,俱乐部风雨飘摇,国家队后继无人……如此种种,都是多年积恶的后果。

图片

谋未来:已往不谏 来者可追

每一支足坛豪门的出现,都不是无中生有、一蹴而就,都有从零到一、从弱到强的过程。木已成舟,过去发生的一切已无法改变;但未来的中国足球,依然有无数种可能。

若要真正长久的良性发展,要依靠的应该是、也只能是自身的造血能力。青训,也许是唯一的出路。《方案》将足球列入各地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学时比重加大。但直到今日,中国的“体教融合”也没能找到那个平衡点,理想中的“学训并重”,最终难免走向“学训两难”。

如今,我国12岁以下的足球人口并不少,但许多孩子由于升学的压力,在12岁便远离了足球,哪怕那时他们已经在绿茵场上崭露头角。如何让更多的孩子,能更持久地出现在足球场上,这是“体教融合”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片

每一个球星的出现,都是偶然,又绝非偶然。他们或是天赋异禀横空出世,或是步步为营大器晚成,但无一不是健全体制之下,伯乐的慧眼识珠,或岁月的大浪淘沙。量变引起质变是必然过程,没有人能在12岁就注定成为球星,但“12岁退役”注定无法成为球星。

改变,还是要从青训做起,从基层做起。那些最基层的足球,看似距离职业、距离国家队十分遥远,但这才是一个国家足球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只有真正把足球发展的重心从顶级联赛下沉到基层,摸索到那条适合我们国家的足球体系,建立起从学校到俱乐部、从青训到职业的通路,中国足球才能不断向好地发展,才能逐渐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

当下,首要任务是做出根本性的改变。所有的变革都有阵痛期,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足球的最低谷可能还未来临,我们要做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字号球队难有优秀成绩的心理准备。中国足球当前需要的,是认真夯实“足球金字塔”塔基,是调整方向,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不动摇、不折腾,不再急功近利,遵循足球客观规律,稳步前行。

图片

广告位